廣東上報的粵港澳自貿區草案近期已經獲得決策層的原則性同意,相關消息有望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后發布。
10月中上旬,廣東省高層與南沙、前海、橫琴三大平臺負責人曾赴京游說決策層,寄望國務院能盡快批復粵港澳自貿區草案,允許廣東先行先試,不再等待上海自貿區的試驗結果。
消息人士進一步解釋,廣東草案之所以能獲得肯定,主要因其主打粵港澳合作的區域性概念,這有別于上海自貿區的國際性定位。“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的是中字頭,而隨后的粵港澳自貿區究竟前面掛什么頭銜還是未知。”他說。
廣東草案獲高層青睞的另一個原因在于粵港澳三地的聯合申報。有接近商務部的人士評述,上海自貿區獲批之后,將上海視為競爭對手的香港頗為緊張,高層曾安撫香港方面說北京會給香港足夠的政策。
前述消息人士還透露,從目前高層態度和各地進展判斷,粵港澳自貿區之后,下一個有望成行的自貿區可能落在天津。
優惠政策或難有突破
前述接近商務部的人士分析,除了上海自貿區,粵港澳自貿區應該是目前最為成熟的設想,畢竟粵港澳合作已經試驗多年。
他認為,當前自貿區的定位已經很清晰,即探索開放的新模式,粵港澳自貿區的具體內容與十八屆三中全會即將明晰的改革內容會高度相關。他解釋,三中全會改革的方向已經確定,但具體步驟以及開放的力度這些細節有待數日后的三中全會明晰。
另一個敏感的問題在于,上海自貿區試驗的簡政放權改革,涉及多項行政審批權限下放,這一度引發多個利益相關方的爭議。上述人士評述,粵港澳自貿區應該也會涉及到部分行政權力的下放,三中全會將公布的全面改革方案中重中之重正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
“不出意外,粵港澳自貿區的批復和消息公布都會在三中全會之后。”他說。
根據廣東方面人士透露的粵港澳初步方案,自貿區范疇將涵蓋南沙、前海、橫琴以及白云空港。
9月,曾有商務部帶隊的15人國家調研團隊赴粵就廣東申報設立粵港澳自貿區相關工作進行調研,調研完成后,粵港澳自貿區的草案已經遞交至國務院等待批復。
受訪的研究自貿區的專家表示,粵港澳自貿區所涉的廣東的“三大平臺”需要進一步明確其在整個自貿區的定位。
目前,南沙的定位為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南沙最初在廣州市層面研究自貿區申報時,曾希望著重于服務貿易開放。一位曾在南沙進行自貿區方案研究的人士推測,由于廣東方面將三大平臺進行了整合申報,未來南沙將會著重承載貨物貿易,其制造業和加工貿易將會成為其在三大平臺中的競爭優勢。
而前海于去年獲批“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未來在自貿區內可能將主打金融領域開放。“比經濟特區更加特殊的優惠政策”的粵港澳緊密合作新載體的橫琴則因地緣優勢將會進一步面向澳門開放。
上述接近商務部的人士認為,主打粵港澳合作的廣東在推行區域性的自貿區上實際比上海起步更早。但他提醒,與上海自貿區極為不同的是,粵港澳自貿區分散在廣東多個城市,廣東需要它探索新的管理模式。
政策層面,廣東能否獲得更加優惠的政策?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亞非室副主任宋志勇在接受本報采訪時分析,無論是上海自貿區還是未來可能獲批的自貿區,其重點都不再是優惠政策,而是對改革的試點意義。
前述消息人士也認為,目前廣東的三大平臺已經匯集了許多先行先試的政策,因此在優惠政策上“很難突破已有政策”,其認為粵港澳自貿區更多的將會是對改革開放試點的經驗總結。
經驗推行還是模式復制?
事實上,上海自貿區獲批以來,全國有20余個城市提出自貿區的申報,但目前決策層尚未對自貿區的布局、開放的步驟、措施進行系統規劃。
此前曾有消息稱,上海自貿區成立后,國務院近期不會再批復設立新的自貿區。10月30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隆國強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吹風會上表示,在設立新的自貿區過程中,成熟一個批復一個,不需要有一個特別詳細的時間表。
“批復其他園區,不是上海試驗到什么程度再批復其他地區。不同地區試驗的目標是不一樣的。”隆國強說,其他自貿區的批復不需要與上海自貿區試驗的程度和進展聯系起來。
宋志勇也認為,目前中國地區差異較大,在選擇試驗區的過程中,更多會考慮到地區差異,考慮到各地開放程度和產業基礎的不同。
上海自貿區的經驗將以何種方式進行復制和推廣,也將影響未來中國國內其他地區自貿區獲批的進度。
目前多地申報的自貿區多是將當地的海關特殊監管區進行捏合,形成“開放組合”,并期待以“自貿區模式”復制上海經驗。
多位接受本報采訪的人士認為,雖然粵港澳自貿區申報進展的順利意味著“自貿區模式”的推廣之路并未封死,但對于大多數地區而言,上海的復制更多會是可復制的經驗推廣,而非是自貿區模式的推廣。
宋志勇分析,未來可能獲批的自貿區中,仍會以改革的嘗試為主,優惠政策可能不會成為主導。他認為在中國經濟轉型的“陣痛”中,再給大量的優惠政策已非這些改革嘗試的初衷。